【AI工作術】 不要問ChatGPT能為你做什麼,而要問你希望它幫你做什麼

Vista Cheng
作者:
0

可能有些朋友知道,最近我陸續在TeSA以及城邦集團等單位開設有關 AI 寫作與行銷的講座。除了大家都關心的飯碗問題之外,很多朋友也對於「ChatGPT 能夠做什麼」這件事感到好奇。所以,今天就讓我來跟大家聊聊!

想要正確運用 ChatGPT 的前提,一言以蔽之,其實就是下面的這段話:

不要問 ChatGPT 能為你做什麼,而是要問你希望它可以幫你做什麼?


之前我曾看過 Forbes 有篇文章,談到我們可以運用 ChatGPT 做什麼?這位作者所提到的幾個面向都滿不錯的,大家也可以參考。像是:產生想法和進行腦力激盪。

  1. 獲取個性化的建議。
  2. 了解複雜的資訊。
  3. 請 ChatGPT 擔任寫作助理。
  4. 總結書籍重點與報告、研究。
  5. 獲取程式設計的除錯建議。
  6. 翻譯外語內容。
  7. 幫忙出考題,建立多重選擇題。
  8. 獲得有關旅遊建議的協助。
  9. 分析某篇小說、文章的情緒和語氣。
  10. 查詢各種資料。
  11. 奠基在自己的資料庫上訓練 ChatGPT。
  12. 提供求職與面試的協助。
  13. 創作歌曲或為你寫首詩。

既然我們都已經知道,ChatGPT 是一個 AI 聊天的機器人,所以怎麼跟它對話就很重要了!我曾經在多場的講座中提過,過去很多朋友習慣使用關鍵字的思維來搜尋資訊,其實只要輸入的關鍵字不要偏差太多,多半都會歪打正著!然而,現在已經進入了 AI 時代,當我們需要與 AI 聊天機器人對話的時候,光是輸入關鍵字可能還不夠,我們自然需要提供更多的問題脈絡和參考資訊。

換句話說,「提問」本身就是一個學問。我們都知道溝通、表達很重要,過去如果沒這方面的需求,也許我們不太會關注如何精準提問,但是當我們進入 AI 時代之後,學會如何精準提問及溝通、表達,就很重要了!

誠然,搜尋引擎陪伴你我成長,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從搜尋的時代過渡而來的,但是你必須認知: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太一樣了!未來,我們將無可避免去跟各式各樣的 AI 聊天機器人打交道,因此當你的腦中萌發一個問題的時候,可能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不再是輸入關鍵字,而是先思考!

話說回來,如果你想要省力且有效地得到答案,那我們就需要好好思考,甚至「以終為始」,反過來思考自己希望得到怎樣的線索與答案?

換言之,我們不能像過去一樣,以為輸入幾個關鍵字,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了!如果你真的這樣做,儘管 ChatGPT 的確也會回應你,但是它的回應可能是比較簡單且隨興的,甚至很有可能是隨意從語料庫裡查找或拼湊資料。

有趣的是,你明明知道 ChatGPT 不是真的人,但是你為了想要快速得到答案,就必須去思考該怎麼跟它對話,或者輸入一些咒語⋯⋯嗯,這個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。

當然,我也得說,世人現在都還處於摸索、學習的階段,老實說我們自己也不是 OpenAI 的官方代表,因此我也要建議大家:網路上的資訊可以參考,但大家也不要完全相信,而必須多方查核與思辨。

舉個例子來說,網路上有很多部落客或 YouTuber 大談有關 Google 搜尋或是 Facebook 演算法的資訊,但是仔細想想,大多數的網友也都不是上述這兩家公司的員工,又怎麼知道這些演算法的真正細節呢?所以,坊間某些資訊的正確性其實有待商榷,很多都是大家自行摸索、臆測或是經過反覆測試得來的⋯⋯所以,我們固然可以參考這些資訊,但我更鼓勵大家可以多動手嘗試,並且累積自己的經驗與洞察。

至於如何跟 AI 聊天機器人提問,未來我會多寫一些文章來談談。在此,我先從一些大方向跟大家分享!

有人說 ChatGPT 是一個答案引擎,而不是搜尋引擎。所以,你可以構思一個提問的框架,簡單分成三個階段:

  1. 先用提問方式幫助 ChatGPT 去探索,了解問題本身的意涵。
  2. 然後,再從與它的對話中去釐清問題的相關脈絡
  3. 最後,再給予一個框架去聚焦問題,進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。

如果,你有按照這樣的流程來嘗試的話,應該會發現這個提問過程很有意思,而且是循序漸進的。而且與過去的搜尋模式不太一樣!舉例來說,過去你想搜尋臺北市信義區最厲害的百貨公司,你可能會輸入「信義區、百貨公司、推薦」,立刻會有一大堆資訊馬上跑出來⋯⋯但是,現在如果你想跟 ChatGPT 打交道的話,我會建議你先思考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,然後再限縮範圍,讓它有一個架構可以慢慢去聚焦⋯⋯

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,如果你要構思提問的咒語,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:

  1. 確定咒語的目的:想清楚你想提問的目的是什麼,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,或者幫助用戶完成什麼任務?
  2. 搜集和分析數據:搜集相關數據,並對數據進行分析,從中發現用戶可能會問的問題,以及他們的問題背後的需求和目的。
  3. 設計咒語的結構和內容:可以根據目的和數據分析的結果,來設計咒語的結構和內容,確保它們能夠引導用戶完成目標任務或解決問題。
  4. 測試和優化咒語:經過多番的測試與迭代,並收集來自AI工具與客戶的回饋,據此進行優化和改進。

善用 5W1H分析法(又稱「六何法」),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,歡迎大家可以試試!

張貼留言

0留言

張貼留言 (0)

#buttons=(Accept !) #days=(20)

Our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. Check Now
Accept !